实用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说教材】
本课是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巾帼英雄”主题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所拥有过的三克镭的来历,以及在这过程中体现出的这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作者借着三克镭,将居里夫人的大公无私,献身科学,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定位于下:
三维目标:
1.知能目标:通过学习,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2.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读书,抓住居里夫人的言行,领会她的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情意目标:体会居里夫人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三克镭的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她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说学情】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已经拥有了初步的看法和见解。本课内容表面上浅显易懂,但实际上,对于文中所出现的两类人,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边倒现象,认可第二类,否认第一类。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第二类人,是极其伟大的,但也应该肯定第一类人,他们也很伟大。
【说教法】
《课标》总目标的第七条表述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概括为五步:
教学过程:
透过课题知内容:
抓住内容理思路:
沿着思路悟情感:
根据情感明中心:
围绕中心学写法:
【说学法】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心脑结合的过程,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称其为“读”。所以,“读”并不光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有默读整体感知,也有齐读集体感悟;既有文字的欣赏,又有默默的品味。通过主体的“阅”,学生才能将文本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把别人的东西装进自己的“仓库”。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来找答案,然后再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时,注意结合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
【说教学过程】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读一读课题,说一说:
1.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主要写谁?你对她了解多少?
2.镭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课文讲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二、抓住内容理思路: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2.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是怎么来的?
三、沿着思路悟情感:
(一)抽生分别朗读1-4自然段,了解第一克镭的故事:
说一说:
1.第一克镭是谁发现的?
2.为什么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
3.出示重点语句,议一议:
从句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从带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居里夫人由于放弃了专利而买不起镭,有人却因此腰缠万贯,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课文第一自然段也有一处类似的对比,请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二)默读5-6自然段,了解第二、第三克镭的故事:
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第二、第三克镭是怎么来的?居里夫人分别用它做什么用途?
麦隆内夫人回美国向十个女百万富翁募捐时碰了壁,“碰了壁”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从美国公众捐赠的两克镭以及居里夫人的工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教师示范朗读7-8自然段,了解三克镭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1.用横线画出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句双重否定句,并改成陈述句。
2.居里夫人的“固执”表现在什么地方?
3.“他们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其道理何在?请用双横线标示;“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是针对文中哪句话说的?其理由何在?请用双波浪线标示。
4.“这个问题”指哪个问题?两个“他们”分别指的是谁?“我”“我们”分别指的是谁?“勇于实践的人”和“梦想着”分别指的是谁?
5.细心品读下面两句话,想一想、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利益,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6.“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说一说,居里夫人具有怎样伟大的人格?
四、根据情感明中心: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讲了关于居里夫人的什么事?
2.你觉得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3.教师小结:
课文通过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的记叙,表现了她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醉心于科学研究事业,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
五、围绕中心学写法:
1.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
2.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
3.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领会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课堂作业】:
1.熟读课文,仔细领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用“既/又”造句。
【板书设计】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第一克镭:居里夫妇发现放弃专利为人类贡献
第二克镭:美国公众捐赠科学研究醉心于事业
第三克镭:美国公众捐赠治疗癌症为大众造福
伟大人格:大公无私
板书设计简单又清晰,紧扣文本,通 ……此处隐藏7923个字……>三、细读品味,悟诗情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对这匹马有了准确的认识,教师又继续引导,作者的朋友房兵曹骑着这匹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报效祖国,假如是你是房兵曹,骑着这匹战马你会做些什么呢?杜甫骑着这样的好马又会做什么呢?教师介绍杜甫写这首诗时唐朝国力强盛,他正处于青年时期,锐于进取,胸怀大志。至此,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马的品格和杜甫的相似之处,诗的意境喷薄而出,在反复诵读、感悟中,营造特定的情境,突破了难点,实现学生、诗人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四、拓展延伸,晓诗人
出示杜甫的另一首诗《春望》,采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联系老师介绍的杜甫的生活背景,自读感悟诗的意境,巩固学法,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以时间为经线,深入认识伟大的诗人杜甫,感悟古诗独特的魅力。
说教学反思:
1、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教师以学定教,以导顺学,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的迁移。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的情怀。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面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品悟出诗句背面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教学中,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平面的诗句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并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投身于其中,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愤诗人之所愤……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想象的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3、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情境,通过品析文眼,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境中悟情。通过多种诵读方法,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意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导”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导”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中,“导”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较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金蝉脱壳》。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第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以及伟人观察事物认真细致甚至为之献身的精神,学习这个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并进而培养出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金蝉脱壳》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清晰细腻地为我们呈现出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对金蝉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三个不同时期金蝉的行为作了详细叙述,在对关键场面中动作的描写都各有特写,字里行间充分洋溢着作者对观察到金蝉脱壳过程的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神奇的热爱与赞叹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积累一些生字词,了解到大自然中类似金蝉脱壳等现象的神奇,从中得到强烈的震撼,还能学习到作者观察事物认真细致的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发:只有观察得认真细致,才能写好文章。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结构和教材内容的这种认识,结合着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本课我确立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中的10个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③(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乐于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真细致的精神。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本单元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初步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并体会到认真细致观察事物的重要性,因此,结合此情况,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本课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掌握金蝉脱壳的神奇过程以及在金蝉脱壳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乐于观察事物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真细致的精神。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和教学上谈谈。
第二、教法、学法
本课作者观察金蝉脱壳过程认真细致,叙述详细生动,语言极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情趣,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我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图片等教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真实再现金蝉脱壳过程的神奇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认真细致观察事物的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进入对金蝉脱壳神奇过程的浓厚兴趣中,展开对本课的学习。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来进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并通过视频的播放为学生还原金蝉脱壳的全过程。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都见到过金蝉,却很少有学生见到过金蝉脱壳的过程,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思考自己以前见过的金蝉是什么样子,在教师出示金蝉图片的时候,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课文内容去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在此基础上,通过观看教师播放的金蝉脱壳的视频,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发自己观察事物的兴趣并培养认真细致的精神。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第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由于本篇课文是自读课文,因此我把这篇课文设置为一个课时。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借助多媒体等相关手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1.导入新课:(2~3分钟)
复习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新问题来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既概括和复习了旧知识,又通过问题引出新知识,从而展开本课题的学习。这是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的导语是这样的:我们之前对《火烧云》的学习,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也体会到只有认真细致才能看清楚自然界的神奇景象,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是非常非常多的,比如——金蝉脱壳,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金蝉吗?见过金蝉脱壳吗?金蝉脱壳的过程会是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金蝉脱壳》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为学生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同时,大致理解生字词的写法和意思,把握课文大意。(5分钟)
2.讲授新课:(25分钟)
在学生掌握生字词并对课文又大致理解的基础上,出示金蝉脱壳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金蝉脱壳的情形。
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大致归纳出课文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三个部分写金蝉脱壳。